为您提供:北京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西庄户村最近的花圈店
西庄户村花圈店,专业提供西庄户村网上订花圈,西庄户村花圈店送货.定购花圈订购,预订花圈,送花圈服务,各种丧事花圈北京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西庄户村花圈店创办于2000年。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超过5000家直营及配送商.北京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西庄户村花圈店专业代送西庄户村鲜花花圈,负责写挽联条幅。专业花圈免费配送服务,白事花圈,丧事花圈,殡葬花圈,悼念花篮,葬礼花圈,现做现送,2h闪电送达.11品牌老店,追思故人,深切缅怀,西庄户村花圈店已有近16年的工作经验,坚守着准时,守信,保证质量,为您送去无限的哀思!
西庄户村最近的花圈店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西庄户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西庄户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西庄户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西庄户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北京 >
密云区 >
西田各庄镇 >
西庄户村
配送范围:




西庄户村
西庄户村属西田各庄镇所辖行政村,现有村民715户、1880口人。据《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》记载,西庄户村又称西庄窠,因村子的四周有土山围绕,很像鸟窝的样子,故得名“庄窠”,唐代成村。明清之际,依其方位,称西庄窠。1953年4月至1956年8月曾设庄窠乡,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后移民现地址建新村,曾沿用旧名,后又更名为西庄户村。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作物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,2009年,人均收入9054元。
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,西庄户村村貌焕然一新。古色古香的牌楼,亭台矗立、健身器材齐全的村中心公园,美化一新的引水渠桥,处处体现出新农村的新风貌。该村硬化道路39000平方米,铺设柏油路12000平方米,修建村中心公园一座、村烈士陵园一座。
庄户娘娘庙
据90岁高龄的村民王德众回忆,西庄户曾有一座庙宇,俗称庄户娘娘庙,相传建于宋朝,此处曾香火旺盛,兴盛一时。这片庙宇面朝北,院落呈正方形,共有房间10余间。正房3间供奉3位娘娘,西殿供奉药王爷,院内还建有一座钟鼓楼。每逢农历四月十八,这里都有传统庙会,连唱四天的大戏,上香拜神的人络绎不绝、小商小贩熙熙攘攘,不光密云人,北京周边也有很多人前来逛庙会,场面十分热闹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此庙被烧毁,繁华景象也随之消失。
再现“轿子坊”
解放前,很多地方都有 “轿子坊”。哪家有了红白喜事,都兴邀请“轿子坊”前来吹奏一番。西庄户村的轿子坊在清朝末年就已组建,解放后,轿子坊在民间消失。上世纪90年代,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,坐花轿、着凤冠霞帔成婚成为一种时尚。西庄户村村民王德金从中受到启发。重组西庄户“轿子坊” (又称西庄户花轿队),由此开拓了传统文化的致富路。王德金出身木匠世家,今年75岁。 7岁开始学习笛子、唢呐、笙等传统乐器,会吹弹婚丧嫁娶的曲子30余支。他于1993年筹集人马,自制轿子,组建了花轿队。这支队伍由16人组成,有人演奏乐器、有人抬轿,由于形式新颖且节约费用,吸引了密云及北京各区县的很多年轻人租用 “轿子坊”娶亲。如今,王德金年岁渐高,轿子转卖他人,花轿队于去年年底解散。
方兴未艾的文化游
上世纪九十年代,西庄户村西被发现有占地百亩的辽金时代瓷窑遗址。借此文物遗址和优美的自然坏境,西庄户村吸引了投资人来此建造一座由四个展馆组成的集绘画展览、授课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-艺术城,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。建成后的艺术城将为西田各庄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活力,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
村级烈士陵园
作为水库移民村,西庄户村虽村史不长,但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中,却涌现出众多勇士。据村里老人讲述,1943年,村民孙兆义、孙进山参加了20余人的 “白河游击队”,沉重地打击了日寇。1947年10月,不足300户的西庄户村组织了近百名热血青年参军入伍,随解放大军南下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,但村里的那些热血青年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为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,2008年,村党支部筹资7万余元,在村后山建起了村级烈士陵园。陵园占地200多平方米,四周由12棵松树紧紧围绕,中间矗立着一块高3.5米、宽0.8米的纪念碑,碑的正面刻有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镶金大字,背面是孙兆义等24名烈士名单。这里成为村民怀念故人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。
吕吉 关胜利 马雅辉/文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